9月2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300203)迎來了一場備受關注的機構調研,包括星石投資、中郵證券、明河投資、君茂資本、新華基金等在內的眾多知名機構紛紛參與其中,聚光科技在多方面的業務發展動態得以展露,為市場對其未來走向的判斷提供了重要依據投資發展 。
聚光科技成立于2002年,在二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然成為國內高端儀器裝備行業的領軍者投資發展 。公司以高端儀器裝備產品技術為核心,業務廣泛覆蓋智慧環境、智慧工業、智慧實驗室、生命科學與診斷等多個領域。公司擁有1000余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研發人員,碩博人數占比約60%,先后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生態環境部監測儀器工程技術中心”等多個重要研發平臺。多年來,聚光科技主持及參與了90余項國際、國家、行業、地方等標準的制定,累計取得授權專利770余項,申請計算機著作權1130余項,在行業內穩居前列。
在此次調研中,關于存量PPP政策對公司的影響,以及公司業務回款情況的問題,聚光科技給出了明確回應投資發展 。公司表示,關于存量PPP的政策對公司現存的PPP業務影響總體是積極的。目前,各級政府對該政策十分重視,公司也正在與項目相應政府積極溝通落實。從實際回款數據來看,7-8月的回款情況趨勢略優于上半年。其中,實驗室儀器業務的回款情況較為理想,而環保板塊業務則仍然面臨較大壓力。不過,公司也表明,在后面幾個月會抓住機會全力沖刺,力求改善整體回款狀況。
員工激勵一直是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一環,關乎員工的積極性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投資發展 。聚光科技在8月22日發布了回購方案,回購金額在1億-1.5億之間。未來,這筆回購資金將在適宜時機用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公司將綜合考慮實際經營情況、未來業務發展、崗位重要性、歷史貢獻等多方面因素,特別是針對公司及子公司的核心業務骨干制定相應計劃。并且,在未來相關激勵計劃制定完成后,也會及時進行審議與披露,保障股東及員工的知情權。
科學儀器市場的動態一直是行業關注焦點,對于下半年科學儀器的市場需求以及有無新的國產替代政策出臺的疑問,聚光科技稱,截至目前市場需求方面沒有太大的變化投資發展 。一些大項目采購計劃尚未完全落地,可能推遲至四季度。在國產替代政策方面,目前主要仍是“首臺套”和“兩重兩新”等政策的進一步推動,暫時沒有其他新政策出臺。“首臺套”政策對于推動國產高端儀器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次調研中,關于“首臺套”政策的執行落地情況也有涉及。聚光科技表示,該政策主要體現在國家級和省級的采購項目,相關單位的知曉度已有所提升。具體的落地實施政策正逐步推進,預計在四季度會有所表現,公司將抓住這一機會,推動自身產品在相關項目中的應用。
回顧聚光科技2025年半年度報告,其營業收入為12.95億元,公司在業務布局與技術創新上有著諸多亮點投資發展 。上半年,聚光科技在高端儀器領域密集發布技術,填補多項國產空白。在碳監測方面,推出HGAS-2100、GAS-1000、GAS-1100三款溫室氣體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均已獲得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檢測報告及環保產品認證。在半導體檢測領域,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工業在線質譜儀通過頭部晶圓廠驗證,其搭載的晶圓表面金屬污染檢測(VPD-ICP-MS/MS)技術正式切入半導體核心質控環節;數千臺特氣報警儀產品已經被芯片和面板制造企業采購入廠開展國產替代,在未來將會有較大發展潛力,為國產替代打開廣闊空間。生命科學方面,子公司譜育科技的PreMed5200/7000/5300/5600四款臨床質譜系統已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公司還啟動了ICP-MS/MS、GC-MS/MS等系統的臨床多中心研究,劍指百億級臨床質譜藍海市場。
此次眾多機構對聚光科技的調研,充分顯示了市場對其的關注投資發展 。聚光科技在面對政策變化、市場需求波動以及行業競爭時,展現出了積極應對的態度與明確的發展規劃。無論是在政策落實、業務回款提升,還是員工激勵、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等方面,都有著清晰的思路與行動方向。此次調研所透露的信息,將為投資者們在評估聚光科技的投資價值時,提供關鍵的參考依據。